回忆录:怡美设计街边四角

2013-06-24
 
    深圳市福田区八卦一路,618栋五楼,是我1997年开怡美工业设计公司的第一站。
    八卦岭——深圳著名的大型工业区,有60多栋大型厂房,80年代建成,中国著名企业的Great Wall (长城电脑)、三九制药厂、深圳金币厂等中央企业都发源于此。90年代起,政府开始给大企业拨地,盖工业园。中型的地方企业,如电子厂、印刷厂、制衣厂成了八卦岭的主要租户。进入21世纪,八卦岭成了品牌服装公司和美食的聚集地。 
 
    我和他们都不搭界。当年,之所以选择这里,不是因为八卦岭规模大,管理好,而是因为11岁的儿子在这附近上小学。
    作为职业女性,中国的母亲与父亲一样上班、加班、出差,但家务劳动、照顾小孩,好像都是母亲们义不容辞的责任; 父亲们,似乎都可以大撒把。
 
    1、东北角:玫瑰咖啡馆   
 
    街角那边,有个不大的咖啡馆,Coffee & Rose。
    每次周末加班,我们全公司就在这里打牙祭。
    有时间,股东们就在这里坐上一个晚上,每人一杯咖啡,或一杯红酒。大家聊聊天、交交心、战略规划、头脑风暴、理理思路、放飞梦想。
    Coffee & Rose ,承载着我们的辛苦、劳累和苦闷,更见证了我们的欢乐、梦想和青春!
 
 
     2、西北角:修鞋的阿姨,供儿子上大学
 
     在十字路口西面的一个角落里,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店,连顶棚都没有,修鞋、补衣服。
 
     老板娘当年也就不到30岁的样子,老公在深圳开的士,孩子放在老家。
     东北人性格豪爽,说话好听,质量不错,价格也公道,深受周围工人的欢迎。
     我是她的常客,经常拿着全家坏了的鞋子、儿子小了的衣服,请她帮忙缝补。
 
     2012年4月,我路过那里,看到小店竟然还在那里,忍不住跑过去聊聊。
 
     15年过去,当年小媳妇快成老婆婆啰。     
 
     你还认识我吗?  那个经常拿小孩衣服、鞋子来补的大个子?
     啊? 有点印象。你胖多啦!
     嘿嘿。生意好不好?
     凑合呗,咱这小本买卖,从来没指望发财,挣个房租就行。
     老公挣到钱了吧?一个月至少5000块?
     哎呀妈呀,快别说啦——全给那倆混小子交笑(学)费啦!
     俩儿子都上大学啦?
     大专。学习不咋好,本科都没考上。
 
     去年老大毕业了,就剩老二啦。
     不错啊!你俩总算快熬出来啦!
     可不咋地?再熬也熬不住啦。
     我这眼神不济了!
 
     等明年老二一毕业,俺俩也不用在深圳拼命啦。
     回去干啥?齐齐哈尔现在咋样?
     好多啦,开出租,(每月)也能整个3000多。
 
     我不行,得松口气,眼睛看不清啦。
 
     3、东头  美食一条街
     八卦一路的食肆在深圳很有历史。
 
 

 
    作为最早的大型工业区,晚上加班是饭馆最有力的市场支撑。早期,吃饭的地方都是一些小饭馆,像梅州小食、潮汕菜粥、四川小吃、桂林米粉等等,宵夜的生意比白天还好!
 
    随着经济的发展,工业区里的单位越来越大,生意越来越好,各家饭馆的生意也越来越大。饭店开始有些层次,少说吧,不足一公里的马路两边,大大小小的饭店都有四、五十家之多。
 
    中国人(爱)好吃,也很会吃,别说现在有钱啦,就是原来没钱的年代,随便弄出七大碟儿、八大碗儿,各地的地方风味在这里摆开了中国美食大擂台!因为竞争激烈,价格都不高。所谓一流的味道,二流的价格,三流的装修。
 
    家常便饭的价格,吃的就是舒服!   
 
    我从四川来,对川菜自然特别青睐。
 
    当时的几家川菜馆,川菜做得都相当不错,非常地道,有特色,关键就在比服务上了:豆花庄的豆浆“免费任饮”让人感觉很亲切,巴蜀风马上就跟上——送“家乡米酒”,每天吊着你,不去,心里头痒痒。
 
    一次,我请几个广州的朋友吃饭,点了一个辣子鸡丁,满满一大篮,红红的干辣椒比鸡丁还多。
    菜一上桌,客人都目瞪口呆啦:好噻厉喔   !
    饭吃完了,辣椒还剩了一大半,我让他们打包带回广州,他们个个都吓(读贺)死啦——这么多辣椒,不是要吃一世(读死,一辈子)?

 
     4、正北角:两代打工仔,不同的老板 
 
 

 
    公司的正北边,有栋大楼,是人才市场。 那时候,楼可没有现在这么漂亮,破窗户、烂墙的。
    求职的人可比现在多多啦。整天成群结队的,门庭若市,好像进了这个门,满地就是黄金。
    我们民营小公司,没后台,贷不到款,业务也没保障,不敢请很多长期工。
    碰到有时候,活忽然多起来,人手不够, 就到这里招临时工。
    我打一张A4纸的广告,往这个大门口一站,大声吆喝一声:嗨,你们谁会机加工?
    最多的时候,一次招了40个。
    我们股东的坤坤,就是这样招来的临时工人。
    她表现好,就长期留了下来,开始打杂,后来学英语、做前台,自学了机械材料,当了经理,升为白领,当了股东,成了白(领)、骨(干)、精(英)。
    与她一起成长起来的很多人,多是朋友介绍来的,毕竟,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一下子看不出来,朋友介绍的比人才市场招聘的可靠的多啦。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,90年代,据说,全国各地的的大学生、研究生有一半来过深圳(留下来的只有10%左右) ,为深圳提供了足够的人才后备军,他们与企业一起长大,与深圳一起发展,很多成了企业的骨干、精英。现在,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离开深圳,将市场经济的新思路带到全国各地——数以百万计的白、骨、精大军,是深圳改革开放最大的成果。   
 
    那时候的工人,大多数是70后,听招呼,愿意学技术,干活勤快,又团结互助。
    十年前,工资也不高,加班都是家常便饭,没有人有怨言。当然,我们这些小老板,也一起跟着加班。
   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,85后的工人素质慢慢变了。家里普遍条件好了,一般手上至少都有几百块钱,心态浮躁,眼高手低的多了。有人嫌工作累,宁愿呆着,就是不上班;有人嫌工资低,没什么专长,还非要多少钱以上;还有人嫌工作环境差,绝对不去郊区。同时,深圳市场好,老板容易当了。亲自上阵,跟着工人踏踏实实地干的人却少了;没多少素质,骂骂咧咧的老板多了,劳资矛盾大多了。像富士康公司那样,因为一点小事就自杀的,深圳大小公司都有,可惜,富士康本来待遇还不错,解决了中国几十万人的工作问题,每年给政府缴纳上亿的税金,却被媒体的小记者渲染成“血汗工厂”,等到政府突然醒悟,郭台铭先生已经痛定思痛,将一半的企业迁出深圳,并加快了自动化的步伐,由数万机器人取代简单工人!
 
    出门在外,老板可不是你老妈,苦口婆心地给你讲道理?
    愿干,就好好干,不愿干,走人!
    素质不行,闯什么深圳?!
 
    近几年,网络发达了,招工、求职都在网上进行,人才市场门可罗雀。
 
    中国人口红利的年代已经过去了,深圳招工已很困难,90年代的工人“闪辞”的也不在少数
 
    2012年年初,我们花了一个月,在网招了2个 CNC 操机工,一个没干一天,就走了,理由是宿舍太乱,睡不着。另一个,干了20天,一天到晚玩游戏,跟谁也不交流,晚上不睡,早上不起,经常迟到,经理批评他几句,工资也不要,掉头就走了。
 
    这些孩子不回内地,就在深圳漂着,不是北京演艺人员的那种,为了理想漂,而是好逸恶劳,怕吃苦,不学无术。有的大学生嫌技术工作辛苦,收入有限,去做房地产中介;有人情愿做仓管,为的是干活轻松;有人愿意当保安,有权利管人。也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晃悠、啃老!家长在内地,不知内情,还以为孩子在深圳多努力呢。
 
    那理想呢?
 
    就算有八条(卦)路,你也得自己干出来,不是?
 
    现实和理想,本来就是有差距的。

本站随机工业设计资讯